十月的慈湖高新区,项目建设正当时。一个个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塔吊高耸,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争分夺秒,热情高涨。行走在这片热土上,时刻感受着发展的脉动、奋进的力量。
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园区转型三年提升行动为抓手,狠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产业集聚和营商环境等,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并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奔跑不息的劲头,助推高新区破局突围、争先进位,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资料图)
提速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聚集
走进慈湖高新区西普尔科技智能充电器项目施工现场,只见耸立的塔吊之间,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一栋栋厂房已初见规模,数百名建设者正在不同区域有序作业,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项目一期于今年3月9日正式动工建设,当前整个项目正按序时进度全面推进,4栋厂房、1栋研发楼和1栋宿舍楼已经全部封顶,今年底有望全部竣工,预计明年春节后进行设备安装调试,明年上半年可正式投产。”南京西普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驻马项目负责人顾新畅说,项目一期建设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推进,除依靠企业自身努力外,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慈湖高新区对项目建设的全方位保障。高新区为企服务始终紧跟步伐,从未懈怠,所有要素保障支撑到位,为项目顺利进场施工创造了条件。
作为慈湖高新区重点项目之一,西普尔科技智能充电器项目由南京西普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额约10亿元,其中一期占地约65亩、投资6.5亿元,主要建设4条智能充电器生产线,年产3000万台充电器。一期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年纳税2000万元。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的南京西普尔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生产企业,其生产规模、技术质量、市场占有率均在国内电动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曾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先后与雅迪、爱玛、台铃、小刀等国内知名电动车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国内领先的电动车智能充电器生产企业,为何选择牵手慈湖高新区?顾新畅的一席话道出了缘由。“公司的选择与慈湖高新区全方位贴心服务息息相关,正是基于对高新区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公司最终决定在高新区投资建厂,并计划将企业总部搬到这里来。”顾新畅说,由于生产能力有限,企业一直想在南京周边寻找合适的生产基地以扩大产能。早在几年前,南京西普尔公司董事长的一位朋友正好将其工厂从南京搬到了慈湖高新区,高新区贴心的保姆式服务让公司董事长好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一次闲聊中,当得知西普尔公司有意在南京周边寻找生产基地,这位好友极力向西普尔公司董事长推荐落户慈湖高新区。经过实地考察和几次接触,慈湖高新区全方位、无缝隙、链条式的服务让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最终决定将科技智能充电器项目落户慈湖高新区。根据协议,该项目预计占地约100亩,分二期建设,其中固定投资高达5亿元,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年产3000万台电动车充电器项目,企业未来还将南京总部搬进慈湖高新区。顾新畅告诉记者,由于订单多、效益好,企业前期迫切需要临时厂房进行过渡生产,慈湖高新区得知后第一时间在高新区宁马科创园帮助协调了一栋共4层近60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目前过渡车间正在加班加点忙生产、赶订单。
今年1-8月,慈湖高新区共完成投资51.7亿元,投资完成率81.7%,新开工西普尔科技、雾净智能工厂、天宇焊网等项目21个,开工率84%;竣工滕达机械、海螺水泥节能技改、快捷物流产业园等项目13个,竣工率68.42%。今年1-9月,慈湖高新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个,完成全年考核指标83.7%,其中重大项目5个(固投5亿元制造业重大项目3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2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6个;完成省外亿元以上新入库项目1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家。
深化产教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6月5日,慈湖高新区管委会与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正式签订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智慧制造产业学院,这不仅是慈湖高新区和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的生动实践,也是慈湖高新区将地方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相结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举措。
据了解,智慧制造产业学院将依托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人才资源、技术优势,并结合慈湖高新区主导产业特点和企业人才需求,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工作,重点培养5G通信、智能终端等产业专项人才,加快推进慈湖高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产业发展始终离不开人才支撑。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重要战场,一直以来,慈湖高新区紧紧围绕“高”“新”做足文章,高度重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坚持“培育+引进”双管齐下的工作思路,推进人才引育用留。一方面,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发展引才,在“双招双引”中深化招才引智工作,推进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促项目;另一方面,围绕素质提升育才,每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00余人次,积极推动园区重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高新区先后与复旦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获批省级以上平台资质8项,助推科技成果来慈转化落地。与此同时,还积极帮助园区科技型企业与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宁波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国内外20余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区省科技成果登记数连续4年全市第一。今年以来,慈湖高新区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动以皓元医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对接中国药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以瑞斯康达、中电泰日升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对接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寻求产学研平台取得新突破。新登记科技成果189件,致力发动园区企业及第三方机构积极性,努力推进成果登记。持续提升创业园、孵化器服务功能和效能,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办好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学术沙龙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全区经济发展持续添加新动能。
下一步,慈湖高新区将持续保持与各大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以更好服务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入智能制造产业链,聚焦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高新区加速打造“百亿产业、千亿园区”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凝聚发展合力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政企恳谈会在慈湖高新区举行,来自高新区华旺新材料、马钢诚兴金属、圣诺贝化学、金星钛白、立白日化、圣戈班管道等近30家规上企业成了会场“主角”,与高新区党政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沟通,分别围绕产业集聚、人才招引、科技研发、要素保障等方面,谈问题、谋发展。在近两个小时的座谈交流中,企业家们紧扣主题、畅所欲言,与高新区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解”。针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慈湖高新区相关部门认真记录、现场解答、逐一回应,并就园区人才政策、产业扶持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深入交流,企业家们对慈湖高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在高新区寻机遇、谋发展有了更多信心和期盼。
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这些都是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而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才是关键。
“原本以为员工食堂正式营业还要等上一阵子,没想到在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诉求后,很快就顺利领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让员工食堂提前开业,彻底解决了员工就餐难题,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快捷物流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王蔷特意打来电话,对慈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提供的高效便捷服务表示诚挚感谢。
位于江边的快捷物流有限公司,因位置偏僻且周边无餐饮门店,员工就餐一直成了困扰企业的一块“心病”。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决定新建一处员工食堂。为使食堂早日投入使用,前不久,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事项电话咨询了慈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得知企业诉求后,市场监管人员向其详细介绍了“证前指导”服务事项内容及流程,并于第二天上午安排两名业务骨干前往企业员工食堂对其经营场所、流程布局、硬件设施等条件进行现场勘查。市场监管人员从食品原材料采购渠道、储存条件,到操作间设施设备布局、加工制作流程,再到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指导意见。在现场勘验的同时,市场监管人员主动向企业提供了审批事项申报材料清单,帮助企业明晰相关审批条件,进而实现提报申请材料、经营场所布局更新同步完成,大大缩短了办证时限。根据市场监管人员现场提出的建议,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食堂设施设备相关问题整改,包括增设“三防”设施、餐厨废弃物处理装置、完善食品储存区域划分等。8月2日,市场监管人员再次对食堂进行现场核查,确认食堂已符合食品安全餐饮操作各项标准后,于当天为企业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8月3日,快捷物流有限公司员工食堂顺利营业,较快地解决了企业员工就餐难的问题。慈湖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高效的办事效率和贴心的为企服务,让企业相关负责人既惊讶又感激,“多亏了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的高效率付出,如果核查通不过的话,我们的员工食堂就没法开业,员工的食品安全也就没法保证,真心为他们的审批服务点赞。”王蔷说,慈湖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推行的“证前指导”服务,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不符合规定而造成的反复整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也永无止境。慈湖高新区将持续深化改革,切实当好服务企业、推进项目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把优化提升服务体验贯穿改革始终,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在换道超车的广阔道路上构筑新竞争优势、塑造新发展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标签: